市中区:发展“月光经济”打造“诗和远方”
乐山市市中区因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乐山大佛而闻名世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该区积极发展“夜间经济”,聚人气、促消费,强力拉动第三产业复苏回暖,为全省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良好示范。
三江汇流,九峰竞秀;嘉城如凤,风雅依旧。市中区古称嘉州,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美誉,近三千年建城史和亘古奔涌的三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著名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乐山大佛坐落在此。近年来,市中区充分发挥核心景区带动作用,讲好人文历史故事,做好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四篇文章”,以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理顺体制,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金字招牌。做强乐山大佛IP,重塑嘉州古城,实现游山、游江、游城相连,促进生态、科技、教育、工业等旅游新业态相融,用夜游三江和乐山味道点亮月光经济,以全球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绿心公园打底森林城市,苏稽古镇跻身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镇,布局一湖一镇三廊道发展乡村旅游。三会在即,市中区将抢抓机遇,高标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谋划成渝黄金水道旅游港,加快建成巴蜀文旅走廊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左小林(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主任)
长期以来,市中区作为成都—乐山—峨眉黄金旅游线路的中转站,“留不住人”成为制约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市中区紧紧抓住新时代旅游特点,做足夜游、夜宵、夜宿这三篇文章,让老牌旅游城市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游客在乐旅游停留时间从1.7天增加至2.1天,带动关联产业实现增收15%以上,为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全省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良好示范。
做好“水文章”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一定是从它的夜晚开始”。如何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流连忘返在嘉州夜色之中?为此,市中区坚持景城一体,以“游江、游山、游城”融合发展为核心,不断丰富“夜游”文化内涵,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潜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之处的市中区,做好“水文章”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2017年,市中区就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单体实景夜游项目“夜游三江”,开启了“夜间经济”发展新模式。2019年,市中区又以“丹青山水,禅意城市”为主题,深度梳理嘉州水脉、山脉、文脉,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光影效果,讲述大佛故事和城市文化,成功打造“夜游三江”升级版,被权威机构评为“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为了打破过去“大佛只能白天游,晚上不上凌云山”的怪圈,市中区依托乐山大佛超级IP,推出了“夜游凌云山”的崭新旅游项目,让游客既能远眺嘉州夜景,又能仰望峨眉山月,感受时光与历史的对话,文化与自然的交融,体验“夜间礼佛”的独特感受,实现了游客对乐山大佛景区“日夜皆可游”的需求,成为来乐游客欣然体验的“网红”美景。此外,为了把大文豪郭沫若笔下“天上的街市”重现人间,市中区推进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构建,聚焦老城区改造,打造了“上中顺”特色步行街区,修缮了“西南第一楼”老霄顶和文庙等古建筑、古城墙、古城楼,重塑嘉州古城格局。嘉州“特色夜市”,不断“点亮”嘉州夜景,人文景观“串联成珠”,三江六岸尽收眼底,人间烟火尽享其中。
打造夜宵美食品牌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美食是乐山旅游的金字招牌,夜宵则是乐山美食的绝妙灵魂。市中区作为乐山夜宵文化的集大成者,通过不断丰富夜宵品类,打造美食文化品牌,让“到乐山品美食”成了新潮的旅游方式。为此,市中区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了张公桥好吃街、嘉兴路特色美食街、王浩儿河鲜港等6条特色美食街区,又对街区店面风貌进行统一设计、个性打造、亮化提升,全力“解锁”饮食文化不夜城。积极探索美食发展模式,制作美食地图,开通美食公交,成功塑造“叶婆婆”“古市香”“游肥肠”等“网红”美食店50余家,构建了以麻辣烫、烧烤、油炸、夜啤酒为代表的乐山夜宵文化体系,形成了乐山美食良好的口碑效应。围绕特色美食街区,市中区大力发展“实景演绎”项目,深挖本土文化内涵,以“驻唱”和“演出”为主的夜文化音乐元素与特色美食交相辉映,带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交互式演绎。目前,已成功推出乐山首部原创大型舞台情景剧《海棠花开》,拟推出沉浸式演出《遇见乐山》等演绎精品项目,再现“海棠香国”悠久历史、淳朴民风和深厚文化底蕴,提振“夜间经济”的影响力。满足游客的胃口,只是为了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真正能够让他们留下来的还需要精神世界的富足,内心深处的认同。市中区以乐山美食为名,借助乐山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世界遗产之旅、佛文化之旅、嘉州古城之旅等特色文旅线路,全力拓展夜间美食消费空间,初步形成了以夜景、夜游、夜宴、夜购等为主打的特色文旅“生态圈”。目前,建成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基地3个,开发旅游文创产品180余种,文旅品质内涵不断丰富,游客体验度和消费力持续提升。
创造高品质睡眠体验
游客留下来过夜,酒店住宿是关键。市中区紧扣“高端酒店+精品民宿”两条主线,大力培育特色酒店和民宿集群,持续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不断满足游客的多层次、个性化住宿需求。除了对本土的嘉州宾馆、金海棠大酒店等进行提标改造,市中区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品质星级酒店、主题酒店,建成了中青旅“山水S”酒店、“千里走单骑”、“三江悦”特色度假酒店以及开元名都大酒店等高端酒店,全力打造夜宿“酒店群”。为了让游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了解当地的文化与生产方式,市中区在乐山大佛景区周边培育了一批以“佛禅”文化为核心,通过民居打造提升、农房改造等多种方式打造的精品民宿区,相继推出了“椿上民宿”“一笑新”等精品民宿100余家,营造了“一座禅院,灯影稀疏,倦鸟栖息”的夜宿意境,成为游客的“打卡”胜地。其中,本土创建品牌禅驿酒店成为全球奢华精品酒店组织(SLH)在中国的第13家、四川首家成员,成为乐山民宿品牌化发展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