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乐山市市中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2024年,市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市委八届和区委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提升法治理念,优化政府职能,健全制度体系,以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市中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成功通过省市场监管局放心舒心消费城市环境测评验收,获评2023年度服务业“升规入统”工作省级先进区,市中区审计局开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任审计工作实践被纳入《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10(2024)》,嘉州水岸和嘉州长卷·天玺小区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确定为省级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单位,棉竹镇等11个镇(街道)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法治理念,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狠抓“关键少数”。完善述法工作机制,分类制定述法清单,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对照首要任务、综合清单、专业清单进行系统学习。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2024年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9次。二是坚持系统谋划。召开市中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1次,厘清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研判重点工作。深化“1+8”示范试点成果推广应用,着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三是深化府院联动。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强化府院良性互动,健全并实质运行府院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复议意见书办理,2024年共收到司法建议4件,行政检察建议23件,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8件,均积极回复办理。
(二)提升决策水平,持续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严格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乐山市市中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结合中心工作,加大对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的审查力度,2024年共审查常务会议议题文件68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45条,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党委规范性文件6件,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草案48件。二是配强法律顾问。开展2025年法律顾问采购工作,择优选择4家业务水平一流和人员配置齐备的律师事务所,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法治保障,畅通镇(街道)和区级部门与法律顾问互动渠道,切实提升法律顾问服务质效。建好立法基层联系点桥梁,做好立法调研的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三是强化权力制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2件(主办51件、协办1件)、政协委员提案65件(主办41件、协办24件),满意或基本满意率为100%。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2024年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率为100%。
(三)优化政府职能,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聚焦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做优做实。2024年,开办运输企业、餐饮店等13个“一件事”全面落地,全区“高效办成一件事”共计办件15137件,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场景化应用120万人次。二是加强涉企文件清理。对2024年新增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清理,并对2023年的存量文件进行动态清理。2024年市中区共审查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新增文件13份,经审查均符合标准。三是助力企业诚信经营。开展信用提升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专项行动,受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169件,对严重失信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和走访,指导企业积极完成信用修复。贯彻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三书同送”制度,2024年已向202户经营主体送达了《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
(四)聚焦关键领域,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质效。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城市管理、住建(城市建设领域)以及下划的原市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中区大队承担的市中区范围内土地、矿产、规划(不含原市城管局承担的执法职责)、测绘等具体行政执法工作职责划入区综合执法局。对镇(街道)和区级部门行政权力实施动态调整,调整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2项,调整区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460项。二是强化行政执法培训。线下邀请4名老师,对重点领域110名执法人员代表开展专题培训,线上通过“四川法治教育网”,对1015名行政执法人员和拟办证人员,围绕公共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执法技能等开展不低于60学时的全覆盖轮训。三是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梳理各领域现行的行政裁量权基准、编制发布“一目录”、贯彻落实“五清单”的基本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形成《2024年市中区行政裁量权基准实施情况专项监督工作通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运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从重点行政执法部门抽取12个执法骨干组成3个评查小组,围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案件进行细致评查,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
(五)践行服务为民,有效推动争议实质化解。一是稳步推进行政复议。切实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设立行政复议听证室、阅卷室等功能室,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工作通报机制,对2023年全年、2024年上半年全区行政复议工作进行通报。二是实质化解行政争议。2024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24件,同比增长117.54%,以调解、和解等方式结案34件,调撤率为27.42%。向区级有关部门、部分镇(街道)发送《自查提示函》76份,推动行政自纠6件。在嘉州工业园区设立行政复议服务点,办理的8件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中,以调解、和解等方式结案5件,调撤率为62.5%,打通涉企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全面落实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对于涉及群众利益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时公布。全年共发布、转载信息7262条,页面访问量122.99万次,独立用户访问量41.5万次。积极开展民意征集和网上调查,全年开展在线访谈4次,民意征集20次,网上调查3次。
二、存在问题
2024年,市中区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视不够,个别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够高,工作中缺乏一定的法治意识。二是行政执法能力质效有待增强,一些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未依法履职或不完全履职,执法不规范,缺乏一定的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仍然有部分案件被纠错或败诉。三是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行政执法衔接机制还不够健全,基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科技和人才保障不足,基层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队伍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市中区将坚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一是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严格贯彻落实《乐山市市中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实施,推进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二是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及部门协作,进一步压实行政机关主体责任,积极开展行政自纠,依法有效化解争议。三是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统筹。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工作,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各方合力,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效能,推进法治政府高水平建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