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中对话:“推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发布时间: 2024-10-20 11:31
文章来源:市中区

访谈主题:10月18日网络集中对话:“推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访谈时间:2024-10-18

访谈嘉宾:杜莉 廖学远 袁张松

访谈背景

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反映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提升城市功能好品质的重要手段。推动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管、用方面,乐山这些年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些什么成效?又给我们的市民和网友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善和好处?未来的建设又有哪些规划和重点项目落地?……对此,乐山新闻网特别邀请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做客海棠社区会客厅,开展“推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主题网络集中对话,与广大网友线上交流。

18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大家好,我是乐山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杜莉,很高兴来到会客厅跟大家一起交流。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大家好,我是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廖学远,很高兴来到会客厅跟大家交流。

袁张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袁张松,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

1.旧途:目前正在修建的青江花园城,小区后面有个小山包,这个位置相当不错,听说会推成平地,请问有什么规划吗?会修建公园吗?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该区域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园绿地,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储备、逐年实施”的步骤,项目建设由住建部门结合实施条件的成熟情况,安排年度项目建设计划,有序推进我市公园建设。我局将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做好项目用地保障、规划审批等工作。

2.人潮拥挤:如何建立公租房的住房保障体系,完成危旧房改造计划?近期有没新的计划安排?另外城区的棚户区改造方面是否有新的进展和规划?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目前,乐山市保障性住房以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为主,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主要保障对象为无房且收入较低的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保障对象为无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我们新修订了《乐山市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办法》,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农民工、外来务工、经相关部门认定的特殊人员和政策文件规定的其他人员实施精准保障。同时,我们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目前,全市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共25665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共1767套。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方面,我们按照中、省关于城市危旧房工作相关要求,指导区县对建成区范围国有土地上C、D级危险住房和行政区划范围内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破产改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遗留的非成套住房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应排尽排、应报尽报,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切实摸清、摸准、摸实城市危旧房安全隐患底数。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区县科学编制危旧房改造规划计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合理确定改造目标、改造方式、时序安排等工作内容,五年内逐步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确保消除住房安全隐患。

3.浪里个浪呀:近期公交站台新建了长凳,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乘客,但目前还好多公交站台没有凳子坐,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升级改造?

袁张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主城区共有317个建有站棚的公交站台,公交公司已于10月上旬对215个站棚进行了改造,同时加装了458个坐凳,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个别站台因站棚较窄,条件受限,暂未加装,下一步将结合实际继续完善配套建设。

4.大同世界不同的你:解决滟澜洲-肖坝这一带交通拥堵问题,以及绿心路的改造,前不久还征求了意见,请问现在进展如何了?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我局牵头编制了缓堵保畅专项规划,针对滟澜洲-肖坝这个区域交通拥堵现状,提出了微循环交通解决方案。规划青衣路-绿心南路道路维修整治工程(一期):拆除青衣路沿线侧分带,实施道路断面改造,提升其通行能力。(目前已实施)规划青衣路-绿心南路道路维修整治工程(二期):一是实施乐山南出口1#辅道(单向出)新建工程;二是实施乐山南出口2#既有道路(青衣路单向右进)改建工程;三是实施乐山南出口3#辅道新建工程,连通虎头山街与沫水路;四是实施沫水路延伸段新建工程。二期规划方案正在公示中。规划中远期,滟澜洲-肖坝片区主要交通疏解建设项目有:一是建设水口青衣江大桥;二是新建人民西路(长青路-学院路)工程;三是绿心隧道(乐山南收费站-白燕路)新建工程;四是乐山南收费站路口立体交叉新建工程(青衣路下穿绿心隧道);五是延伸建设沫水路北段,至江山一品与嘉州壹号院之间接青衣路。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为缓解肖坝片区交通拥堵问题,我们计划实施绿心路拓宽和绿心路—青衣路口跨线桥项目,目前已完成了方案公示,下一步我局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前期的勘察设计等工作,争取早日建成通车。

5.东京再美,亦非巴黎:乐山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都取得了那些样的效果?它给我们城市和普通市民带来哪些方面的发展和福利吗?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我市积极推进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出台了《乐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2-2035年)》《乐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管控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划、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围绕“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大力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目前,我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57亿元,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建设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及建设分洪道等,不断增大城市可渗透面积比例以及雨水调蓄能力,不断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向“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迈进,逐步满足“水畅、景美”的民生需求,同时,立足乐山山、城、水的城市特色,融入本地文化,让海绵城市建设为乐山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助力。

6.凌凌漆:乐山大街小街上,随处可见一些不晓得的啥设施,大的如集装箱,小的如配电箱,既不安全,又不美观,还有一些废旧的供电设施啥的,如电杆、变压器,这些何时可以搬迁解决?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一是从色彩上对城市空间风貌进行把控。早在2022年,我局就对城市杆具色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统一要求,近几年市区已批准的杆具色彩统一色彩为铁灰色,接下来新建、改(扩)建的道路项目,将按照该色彩应用逐步完善和统一。二是新建、改(扩)建道路和老城区现状的变压器、配电箱等箱柜的改造具体实施位置,原则上不能放置于人行道,应置放于城市绿地中,以植物搭配进行隔离和遮挡。对以前未按要求设置的,将纳入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的道路整改工作中,有序推进箱柜改造。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城区道路上的各类箱体分别属于电力、通讯等单位,部分存在外观破损、设置位置不规范等情况,影响城市形象,缓堵保畅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已协调相关部门和产权单位开展主城区通讯、电力、燃气和自来水等箱体、设施修葺整饰,相关工作将持续推进。

7.安静的聆听:乐山公交在不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做了哪些工作?

袁张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一是制定了涉及公交的多项制度,9月印发了《乐山市主城区公交线网设置和调整实施意见》,对主城区的公交线路类型进行了划分,规范了线路调整的条件和程序,现正在完善主城区公交线网第一批调整方案,预计将在11月底前启动相关工作,并同步向市民征求意见;正在制定主城区公交乘车优惠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制度,一方面,逐步完善主城区各类人群的乘车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通过考核促进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会同教育、交警部门正研究制定《主城区“学生号”定制公交运行服务方案》,积极搭建公交企业和学校的沟通桥梁,力争实现线上定制服务,更好的搜集和满足学生通学需求。二是提升节假日公交运输保障能力,常态化开行“3+3+1”旅游美食公交保障线路,增设巡游、网约出租车临时停靠点,有效串联主要交通枢纽(高铁乐山站)、主要景区(乐山大佛景区)、主要消费聚集区(上中顺、教育学院、嘉兴路、张公桥、苏稽古镇);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为游客提供换乘指引和秩序维护等服务;在高铁、上中顺等点位为游客提供免费寄存行李服务。三是逐步完善主城区公交配套设施,前期,我们完成了翡翠片区14个公交站台的新、改建工作,近期,组织公交公司完成了主城区215个公交站台改造,加装了458个坐凳,下一步,还将加快建设17个港湾式站台和47个公交站台电子站牌,缓减交通拥堵,方便市民查看车辆班次信息。

8.衬你欢心:如何开展绿色交通和停车设施建设改造工程,比如新建充电桩建设、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等。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在规划条件阶段,按照《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电动乐山”等相关要求,对各类停车场建设明确充电车位配比(按照总车位15%直接建设和100%预留);方案审查阶段,严格按照规划条件配比进行控制;规划核实阶段,根据批准方案进行核实。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目前我们在修编停车规划,将按照省市相关政策要求,提出充电设施配建要求,在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时,将按照规划要求配建充电设施。

9.一身傲气怎能服输:乐山的园林绿地还需优化,社区公园和小微绿地缺乏,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也需要增强,请问有没什么好的建议?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目前主要公园绿地均设有健身体育器材、健身步游道、休憩座椅、绿色公厕、文明公益宣传、健康公益栏、部分公园增设乒乓球桌等公共设施,基本满足游憩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部分公园绿地实际情况,广泛收集市民朋友建议意见,以群众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优化市政公共设施,例如建设城市驿站,让市民朋友更加便捷安全在城市公园绿地游憩。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一是根据我市实际,对《乐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调整,增强绿地在实际使用中的实用和科学性,由不低于85%的绿地率调整为不低于65%,并且可配建不大于10%的体育、游憩、服务、管理建筑,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二是对主城区低效零星地块进行利用研究,围绕现状零星地块现状,对周边绿地等服务设施覆盖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在第一批次的研究中,补齐绿地配套短板,将5宗零星土地性质调整为绿地,分别位于通棉路、乐青路、文星南街、过楼街(老城区紫云街附近)、青衣路。

10.憨包子:乐山是如何推进公厕新建改造工程,能实现公厕全覆盖吗?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为推进“厕所革命”,编制完成《乐山市中心城区公共厕所专项规划》。规划结合片区功能、地块性质、道路功能,按相应的服务半径布点公厕,实现远期城市公厕在服务半径合理的情况下的全覆盖。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储备、逐年实施”的步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将有序推进公厕建设。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完善公厕配套,比如无障碍设施等,同时将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公示、公布,欢迎广大网友提出建议意见。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近年来,通过厕所革命等工作,我们实施了一批城市公共厕所建设项目,目前主城区已建成公共厕所151座,其中独立式108座,附属式31座,旅游公厕12座,有效提升了公共厕所供给水平。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公共厕所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公共厕所建设,尽快缓解群众如厕难的问题,逐步满足群众如厕需求。

11.画出心中的彩虹:乐山这两年的公园、绿地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美。请嘉宾介绍乐山在公园绿地建设上都取得了哪些成效?那么以后,乐山还会建哪些公园绿地?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2022年以来,主要对春华公园、柏杨西路与长青路交通绿岛、竹公溪路与绿心路交通绿岛、长青路等绿地实施了提升改造。2024年,按照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正在开展春溪公园、柏溪公园、瑞祥公园、东坡公园等4个公园绿地的前期工作。4个公园绿地总占地面积约72000平方米,将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感受乐山历史、文化、生活和自然的品质空间,后续适时组织实施。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近期已报建的公园:柏溪公园、春溪公园、瑞祥公园和东坡公园,目前已经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根据周边人群,明确公园类型定位,深化设计,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专家会审查。

12.我心向明月:这几年我市城区的停车有些困难,特别是到了节假日就更恼火,有没这方面的全面规划?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我局正在开展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修编工作,通过充分的走访调研,结合公共停车需求和土地供应情况,科学规划公共停车设施,并形成项目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尽快缓解停车难的问题,逐步满足群众停车需求。

13.七里香:这几年公共交通的发展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万达居住的人来说,公交车就偏少了哦,特别是孩子读通江小学,只有很早的起来,然后走路去上学,何时解决万达片区公交车偏少的问题呢?

袁张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近两年,万达片区新建了多个小区,入住市民逐渐增多,公交覆盖问题我们也十分关注,多次组织公交公司到社区进行调研,征求群众意见,11月我们将启动主城区第一批公交线网调整工作,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对万达片区线路优化调整进行分析论证,力争通过此次线路调整,进一步增加该区域的公交覆盖率。

14.年轻就得拼:在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城乡污水管网全覆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效?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近年来,我们通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工作,累计新改建排水管网县城180余公里、建制镇90余公里,有效提升了污水收集能力,同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场站建设改造工作,目前全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00余座,总设计处理规模达40余万吨/日,能够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15.零食分你一半:介绍一下如何加强城市内涝系统化治理?包括改造老城防洪排涝设施,如何推进新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等问题,如何进行解决?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为推进城市内涝系统化治理,我们正在开展主城区地下排水管网课题研究工作,在摸清排水管网现状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科学规划设计,提出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计划,逐步实施,以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排涝能力。龙游路和嘉州大道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将于近期率先启动实施。

16.笔尖的墨痕:出行时道路路灯不亮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乐山周边很多道路路灯很昏暗,开车很不方便,比如,乐山高新区还有其他一些区县,能否督促下!乐山在改造提升路灯亮化工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我市主城区目前路灯共有3.2万余盏,平均使用年限较长,部分存在老化、光衰、照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我们计划对部分照明严重不足的道路以及15年以上老旧路灯先行改造。目前,我们正在实施沫水路、青衣路、乐峨路的路灯改造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3条道路的照明效果。下一步,我们还将陆续实施对现有路灯特别是钠灯的节能改造工作,不断提升我市的城市照明质量。

17.余悸的爱:瑞松中心城这一片占道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三苏路与茶坊街之间形成断截路,内部车辆出行还要绕行非常不方便。请问在规划上是如何考虑这一片的交通问题的?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一是为解决茶坊路断截路问题,竹公溪路(茶坊路至春华路)段已纳入政府投资计划,正在加快前期工作;二是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春溪公园将计划配建公共停车位,将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18.迷茫的人生:乐山在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更新置换上欠缺比较多,请问下一步有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袁张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目前主城区公交车466辆(含城际公交),其中,新能源车286台,占比61.4%,未来还将购置4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指导公交公司多元化筹措资金,制定《主城区公交运力解决方案》,分步分批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占比。

19.用尽了热情:张公桥河边的步行跑道被打造的很漂亮,请问老城区还有其他哪些地方也会进行这样美化呢?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滨江路建设时间较早,人行步道地砖不同程度出现了下陷破损等问题,对群众出行造成了不良影响。滨江路(张公桥至岷江一桥段)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打卡好去处。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谋划实施滨江路张公桥以北段。同时我们也在谋划肖公嘴沿线项目,在整治现状问题的同时,结合历史人文元素提升群众休闲体验。

20.画诗:作为群众百姓能切实感受到近年来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那么各位嘉宾,今年在推进关系到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市政设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做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呢?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一是推进道路建设,当前我们正在实施玖著南市政道路、绿青路北段、鹅塘路、凤洲路等项目,家园街、高坝路便道也将于近期开工,绿心路拓宽方案也已公示,正在加快前期工作;二是加快桥梁建设,致江路桥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将于年底前通车,水口青衣江大桥也在进一步论证可行性;三是实施交叉口改造,柏杨东路—天星路、柏杨西路—瑞云路、龙游路—翠园街等3个交叉口改造将于近期开工,绿心路—青衣路口跨线桥方案也已公示,正在加快前期工作。通过这些缓堵保畅项目,群众出行体验将得到明显改善。

杜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科长):感谢各位网友对城市规划的关注。规划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欢迎网友给我们多提意见。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将坚决扛起使命责任,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狠下功夫,靶向发力,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

廖学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副科长):城市建设工作事关群众的切实利益,一直以来大家都非常关注和关心,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但城市建设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资金需求大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希望广大网友能够支持和理解我们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幸福美丽乐山城。

袁张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城乡客运科副科长):感谢网友朋友们对公共交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按照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的要求,抓紧实施公交线路优化调整、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公交出行要求,提高公交出行率,为我市主城区缓堵保障工作开展提供助力,最后也希望网友朋友们能给我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