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乐山市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市中区政府办 发文日期: 2019-03-20 11:14 字体: []

——乐山市市中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许天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0一八年工作回顾

2018年,市中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和区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紧扣产业发展年工作主题,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全年,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2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1亿元,增长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2.3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9.2%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攻坚克难,打好三大攻坚战

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扎实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市中区落地落实。

多点发力,风险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加大债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推进融资平台规范转型,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上级政府批准限额以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力做好“5.21”“6.29”大暴雨抢险救灾工作,未出现因灾人员伤亡。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恶类案件55起,刑拘181人,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8个。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社会大局总体平稳。

持续用力,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实资金1.89亿元实施16个扶贫专项。全区最后42973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4年以来全部598314107名贫困人口均达到脱贫标准,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巩固提升新阶段围绕作风建设年主题,狠抓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干部帮扶工作满意度达99.9%。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标准提高至4100/人,对2231名特困群体分类施保。用好四项扶贫基金1,全年发放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652万元。深化四个一批扶贫举措,持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累计贷出2138万元,新增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81万元,兑现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分红486万元,打造就业扶贫车间”3个,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537个。持续推进家庭奋进计划,正向激励贫困群众3988户,全年发放奖补资金620万元。积极援助峨边县脱贫攻坚工作,投入财政资金727万元,新选派59名帮扶干部和40名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扶贫,所帮扶的16115514人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强力治污,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综合施策推进污染治理,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2。首次在主城区及周边实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全年大气优良天数达293天,同比增加37天,优良达标率82.1%,同比上升11.4%,提前24天完成空气质量省、市目标任务,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2。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建立河流联防共治机制,临江河防洪治理工程完成建设。高标准建成市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茅桥镇污水处理站,总投资1.92亿元的市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收集管网PPP项目开工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大渡河、青衣江、竹公溪稳定达到II类水质,岷江、临江河、峨眉河稳定达到III类水质。以乐山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为核心,加快建设静脉产业园。大力实施绿秀嘉州行动,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5万亩。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整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数量下降57.8%,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得到解决。

二、迎难而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环境,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6.0835.1658.76,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编制完成《乐山市市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用好《乐山市市中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兑现2016-2017年产业扶持奖补资金2250余万元。持续激发服务业活力,新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家、总数达84家。西部冷链物流中心、沿森物流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205.7亿元,增长10.7%,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8.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8.9%。加快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大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全区完成技改总投资2.2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总数达10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63.5亿元。

文旅融合步伐加快。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15.31亿元、增长15.48%,接待游客1434.69万人次、增长10.52%。大佛景区年接待人数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全面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大佛印象文创品牌全年新推出6大类50种生活类产品,并在2018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取得11银的优异成绩。全面启动立体礼佛计划,完成夜游三江一期提升工程;凤洲岛旅游开发项目、大佛景区南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猫猫冲至大石桥道路建设、老乐五路改造项目加快施工,芭蕉林旅游码头建设正式启动。中青旅“山水艾斯”酒店、“一笑新”度假酒店、“千里走单骑”精品民宿、约卡吧自驾车营地等建成投用。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成立市中区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建立神秘访客旅游市场暗访监管制度。创新建立旅游投诉联动处理机制,高效处理旅游投诉案件55件,满意率达100%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将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全年47个市、区挂图作战项目和24个省市重大项目区境内分别完成投资99亿元和28亿元。红星美凯龙等8个项目顺利竣工,致江路大桥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等15个项目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打好三年交通大会战,峨夹联网畅通工程乐峨大道竣工通车。投入资金3.1亿元,实施国省干线大中修19.4公里、县乡道路升级改造27.8公里、通村公路新改建工程185公里。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完成征地拆迁5600余亩,确保乐山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2.75%,建成全国第一个政务服务“7×24无人值守站,大型投资项目登记审批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0.5小时。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乐山嘉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组建乐山苏稽新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乐山嘉康医疗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等机构改革,组建国家税务总局乐山市市中区税务局。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值达65亿元。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361万元,孵化支持各类创新创业项目23个,申请专利476件,居全市首位。成功签约乐山园道、皇冠假日酒店等重大项目6个,签约总金额达13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5%;实际引进外资1.1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6%。乐山大佛景区与尼泊尔蓝毗尼圣园缔结为友好景区,市中区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统筹兼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七条道路3,推进五个振兴4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

人居环境有效提升。以列入全省首批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完成50个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工作,治理农村黑臭水体73.57公里;制定《生活垃圾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完成290个垃圾池新建工程和临江垃圾中转场建设,全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90%;新改建乡镇集镇厕所20个,农村水冲式厕所覆盖率达52.63%。水口镇成功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暗访考核。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0.78万吨,农业总产值达31.25亿元。稳步推进三权分置,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4300余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6000亩,现代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5030亩,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达73%。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87家,新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人,全面消除空壳村5

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备案审查制度,对流转面积达30亩及以上的土地实行分级审查,严控农地非农化倾向,全面开展大棚房6问题清理整改。持续抓牢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建设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房选址、规划、建设,加强老旧农村住房安全管理,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60个。大力提振乡村文化,成功打造棉竹镇、白马镇省级示范综合文化站,创建区级及以上文明村160个,创建省级四好村712个。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抓好十项民生工程和25件民生实事,全年共安排民生类资金17.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3%。在全市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实现180余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一厅通办。新增城镇就业1.3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险参保达86.53万人次征收社保基金9.89亿元,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并实现应保尽保。完成各级财政补助重点对象房屋改造221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0532.2万元。

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建设嘉州名校迈出坚实一步。在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2所学校获特等奖、9所学校获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乐山八中整体搬迁、太白路小学改扩建、海棠实验中学和洙泗塘幼儿园斑竹印象分园新建项目竣工投用,共新增学位7610个。肖坝小学新建、通江小学改扩建、乐山四中搬迁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有效缓解了“大班额”和部分片区学位紧张的民生难题。

健康和养老事业加快推进。区第二人民(肿瘤)医院开工建设,嘉州妇女儿童医院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土主敬老院和土主区域养老中心联建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家、民办养老床位528张,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1.48万人。

社会治理取得新进展。与市级部门密切协作,落实属地责任,以街(路)长制为载体,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双创工作,创新三无小区8治理模式,城乡环境秩序得到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法治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全面开通区、乡、村三级心连心服务热线,办理热线投诉9089条,办结率达100%

区国防、双拥、人防、档案、对台外侨、港澳、妇女儿童、残疾人、应急、地方志和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五、强化自身建设,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不断加强区政府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抓牢政府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坚持将党领导一切原则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中央、省委、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出台《乐山市市中区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乐山市市中区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办法》,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社会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聘任18名阳光监督员,对政府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出台《区政府重大事项提请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和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用好政府法律顾问团,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政府债务管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举办主题培训班10期,对1000余名干部开展专业知识“充电”,不断提升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通过聘请顾问、服务外包等方式引人引智,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提高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工作推进的专业性。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军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市中区发展的各族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市中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工作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经济发展上,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民生事业上,优质民生资源有效供给依然不足,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均衡,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尚有一定差距。环境治理上,一些领域问题依然突出,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未取得预期成效,泥溪河、剑峰河、磨池河仍为劣V类水质,集镇和农村人居环境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治理上,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买菜难”“停车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老旧小区自治机制不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特殊群体管控存在薄弱环节;社会矛盾纠纷多发易发,信访维稳压力较大。自身建设上,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财经管理等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正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0一九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区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市委旅游兴市、产业强市的发展主线,贯彻落实全域开放年各项要求,围绕建设核心区、勇当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增强民生资源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市中区力量。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全面完成市下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用力,推动三大攻坚战再战再胜

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不断增强“造血”能力,持续用力改善生态环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为实现市中区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计划投入扶贫资金5400余万元,持续提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建立完善四项扶贫基金补充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打造和特色产品认证,确保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60余万元,带动1200户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深化就业扶贫车间、劳务合作社等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通过四川e就业”“乐山就业服务平台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深化百企帮百村行动,构建市中区社会扶贫大格局。加强对口帮扶峨边县工作,足额拨付财政资金750万元,推动实施帮扶项目31个,持续为峨边县发展提供干部人才资源,引导5家区境内工商企业到峨边县发展产业,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0人以上,为峨边县如期摘帽贡献力量。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持之以恒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及环保曝光台曝光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禁放六大工程,切实抓好散乱污企业、砂石堆场治理等工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抓牢水污染防治,继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将治污范围扩大到水库、堰渠,实施岷东片区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行动,全力改善小河流域水质,确保泥溪河、磨池河水质在年内摆脱劣类水质。加快市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收集管网PPP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全区污水处理站经营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绿秀嘉州行动,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78万亩,改良巨桉纯林8000余亩;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动物固废无害化处理项目开工建设。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政府债务日常管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应急处置机制,规范政府举债,加大对上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力争申报专项债券5亿元以上。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确保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严格落实四个最严9,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强化特殊人群管理,确保全区政治安全,不断提升公共安全管理能力。主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10,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机制,将问题化解在基层。

二、不断壮大文旅经济,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以争创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继续做好旅游四篇文章11,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建设国际一流景区。持续抓好大佛景区扩容提质,加快凤洲岛生态环境整治,开工建设大佛景区南游客中心、北门广场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立体礼佛计划,完成乐山大佛景区总体规划报批,改造提升乐山博物馆,按期完成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项目。丰富提升游江、游山、游城项目,整合水上旅游市场,优化码头功能和水上游览线路,延伸夜游航线,新打造游船4艘,提升水上旅游品质。完成老乐五路改造及沿线风貌提升,实现猫猫冲至大石桥道路竣工通车,依法封闭凌云路作为内部道路,形成景区内部交通环线。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完成《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以乐山打造大峨眉国际旅游圈为契机,强化与峨眉山、瓦屋山、黑竹沟、千佛岩等周边景区的合作,打造黄金旅游线路,提升市场效益。实现全年接待游客365万人次、门票收入2.09亿元。

打造优质旅游市场。提升景区服务设施,实施旅游产业大数据工程,加快游客信息中心和服务平台建设,按国际标准完善景区、景点咨询服务,提升标识标牌等设施数量和质量。提升旅游服务环境和旅游执法水平,持续深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完善旅游纠纷调解机制,建立旅游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和景地联防联治机制。打造和美嘉州·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品牌,全力推进诚信乐山消费信用公示与服务平台二期升级,力争全年游客投诉下降10个百分点,确保全年无一起国家、省、市暗访督查通报。

提高旅游营销水平。建立大佛景区·市中区宣传营销联席会议制度,系统规划实施市中区·大佛景区旅游品牌战略。创新宣传营销模式,策划开展主题事件营销活动,持续提高宣传营销转化率。精心谋划第六届旅博会大佛景区活动,拓展、深化与国外友好景区的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景区的国际形象。打通国际旅游营销渠道,持续推进与境外重要旅行商深度合作,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专业团队合作,实行专业化、精准化营销,确保2019年入境游客人数增长10%以上。

三、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勇当乐山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排头兵”

紧紧围绕全域开放年工作主题,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勇当乐山建设全省区域中心城市排头兵

加强规划政策引领。市区一体,启动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市中区城市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一核两心三带12“都市农业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区”的产业总体空间布局,构建“136”现代产业发展体系13。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修订完善《乐山市市中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18项主要指标分类梳理,加强日常监测分析。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工作。

实施“2019年重大产业项目计划”。聚焦县域经济强筋壮骨,着力推进一批能够对市中区高质量发展形成有效支撑的重大产业项目。工业经济和服务业方面,重点抓好长药城区老工业区环保搬迁、菲尼克斯半导体增资扩产、成发纸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静脉产业园、沿森物流、西部冷链物流中心、汽车销售园区等项目;乡村振兴方面,重点抓好现代水产养殖园区,现代畜牧养殖园区,茅桥镇李家村现代农业科技·桃花沅综合示范园,茅桥镇肉牛精深加工,石桥冲村·天空山村农旅康养综合项目,白马镇繁盛优质杂交柑橘园区等项目;文旅产业方面,加快苏稽古镇核心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力争峨眉河湿地花海项目(一期)上半年建成开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加强项目包装储备,保障项目建设要素需求,确保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深度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14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大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业集中区基地招商力度,力争在吸引“553”企业15上取得新突破。重点推进中国建材特种水泥总部和新型房屋西南总部、中青旅乌尤禅修小镇、比克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产基地、华西希望集团花舞嘉州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总金额100亿元以上,到位市外内资90亿元。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拆迁力度,完成征地3700余亩,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做好保障。

全力抓好苏稽新区建设。按照市委文旅新区的定位,开启苏稽新区建设新纪元。理顺苏稽新区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苏稽新区财政运行机制,推进新区全面规范化运行。完成苏稽大道、苏棉大道、苏稽东路项目征地拆迁,加快实施苏稽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全力保障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稳步有序推进乐山师院搬迁项目。整合融资平台,创新资产注入、特许经营等模式,做优做强苏稽新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年完成新区建设投资16亿元以上。

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聚焦民营经济、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100个高频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登记审批在法定时间基础上再提速70%。全力打好实体经济降成本组合拳,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积极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健全区领导联系指导产业、挂联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机制,实施小微企业梯次培植计划,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10个。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人居环境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着力补齐市中区农村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统一。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强力推进三大革命,创建一批美丽乐山·宜居乡村示范村。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做起,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广泛开展四清三改两提升16,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开展美丽村庄最美庭院创建活动。巩固户定点、村收集、乡转运、委托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4个,增设垃圾设施300个,探索实施农村垃圾处理付费机制。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1公里。大力开展集镇、农村水冲式厕所和集镇公厕建设,新(改)建集镇公厕20个,其中建成投用装配式公共厕所8个,农村水冲式厕所覆盖率达70%以上。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17示范县为契机,完成县道青关路改建,建设通村联网畅通工程60公里,硬化社道和生产便道120公里。

提高现代农业比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油稳定增产,新建高标准农田1.34万亩。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创建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个,标准化改造水产养殖池塘1000亩以上。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力度,强化乐山荔枝”“好牛”“金松等品牌打造提升,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建设农资监管、生猪屠宰、农产品质量追溯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性监管平台。加强非洲猪瘟、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扎实开展大棚房清理整顿工作,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广泛开展五个一服务行动18,加强农民工就业、交通、教育、健康、证照办理、工资支付等16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保障返乡农民工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聚居点3建设1-3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五、奋力开展“双创”攻坚,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的基础工程,全体动员、全面补短、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双创攻坚战。

全体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多渠道、多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双创工作,深入推行中心城区街(路)长制,形成市区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双创”工作机制。推广环境卫生红黑榜、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环境秩序问题曝光台等形式,加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大力宣传展示双创为城市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深入开展双创志愿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对双创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对标补短,解决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要求,加大治脏、治乱、治差力度,抓好一批突出问题的治理。有序推进基础设施补短,力争年内完成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的新建和改造。重点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十乱19整治以及市场活禽售卖、早夜市卫生、社区和单位环境卫生、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卫生管理等顽固问题治理。深化市区联动,统筹处理好公共用地卫生秩序、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乱象治理、棚改区域基础设施完善等问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相结合,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整治公共场所吸烟、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

标本兼治,提升治理水平。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设立市容管理局、城乡社区管理办公室,综合运用法律、市场、行政和社会自治等手段,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城乡环境治理机制,制定出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意见、管理细则和考核激励办法。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拓宽居民参与渠道,提高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配合做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属地管理、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民幸福感

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工作思路,努力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好事,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三年行动计划。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实现有劳动力的城市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成五险参保人数87万人次。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全面完成土主敬老院和土主区域养老中心联建项目建设。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力度,持续深化残疾人量体裁衣式服务。强化住房保障,加大老旧危房排查整治力度,实施棚户区改造630户,加强保障性住房安置,高质量完成一批农村危房改造。

推动社会事业提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保障普惠性学位供给。开工建设通江小学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肖坝小学新建、牟子第二小学搬迁重建等项目,逐步消除大班额。有序推进乐山四中过渡办学相关工作;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推进民大附中乐山国际学校项目。加快建设健康市中区。抓好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区第二人民肿瘤医院、嘉州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市中区市民文化中心(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推进“嘉州记忆”展示工程,建设文化强区。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抓好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加快公共三级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零距离普法。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排查,针对十类黑恶势力20九类涉恶犯罪21开展专项行动,实现多发性侵财犯罪同比下降10%以上。

继续抓好区国防、双拥、人防、档案、对台外侨、港澳、妇女儿童、残疾人、应急、地方志和民族宗教等工作。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持续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抓好中央、省委、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自信,自觉从政治上把握大局、看待问题,从政治上谋划事业、推动工作。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系统党建工作,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腐败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组织活动实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抓牢政府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涵养健康政治文化。

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乐山市市中区机构改革方案》,高效有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确保无缝衔接、平稳运行,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适应大数据智能化时代要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完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数量较上年减少45%以上。办好、用好心连心服务热线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提升热线办理响应速度和办件质量。

提升工作专业化水平。多渠道加强干部培训,提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创新政府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积极探索通过服务外包、项目合作、聘请顾问、专业人才挂职交流等形式引才、引智,提升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约束行政权力运行。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主动接受同级纪委监督,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挥好区政府阳光监督员的作用。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整治四风,纠正各种隐形变异问题,重点整治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以及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各位代表,市中区的发展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阶段,核心区排头兵的目标必须靠实干和苦干来实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努力推动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在市中区落地落实,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注  

1四项扶贫基金:即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

2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即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3“七条道路”:即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4“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5“空壳村”:即集体经济薄弱、财政亏空的村子。

6“大棚房”:即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违法现象。

7“四好村”:即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村。

8“三无”小区:即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院落、楼栋。

9“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10“枫桥经验”:即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

11旅游“四篇文章”:即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

12“一核两心三带”:“一核”指以中心城区为高端服务核心,“两心”指以大佛景区、苏稽新区为中心,“三带”指三江六岸生态景观带、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带、康养休闲度假带。

13136”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即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商贸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三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科技服务、绿色建筑、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都市农业六大潜力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14“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即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事关四川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一干”就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多支”就是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多个支点支撑局面。“五区协同”就是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15553”企业:即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行业前3强企业。

16“四清三改两提升”:“四清”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洁农村沟渠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清理农村违法违规占地,“三改”为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改变农村交通干道沿线乱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两提升”为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村容村貌建设。

17“四好农村路”:即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农村路。

18“五个一”服务行动:即建立一套信息台账、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组织一期工作培训、实施一轮专项检查。

19市容环境卫生“十乱”:即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

20“十类黑恶势力”: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政权安全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利用家族、宗族、宗教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及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在脱贫攻坚、农村经济社会事务中非法捞取不当利益等的黑恶势力;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

21“九类”涉恶犯罪:即聚众斗殴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开设赌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