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稽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中共苏稽镇委员会副书记彭富松
2020年1月1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苏稽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二0一九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镇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镇党委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真抓实干,奋力拼抢,有效推动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六个方面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绩
和进步。
一、坚持项目引领,勇当建设“排头兵”
按照市委“苏稽新区”的定位,做好奥体中心、苏棉大道、青衣江大道北段、苏稽大道、钢材市场二、三期、新一职中、成发纸机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涉及14个村,1600余亩,拆迁房屋600余户,农转非5000余人,完成所有征地拆迁项目青苗林木、坟墓、房屋及构建筑物的清点丈量工作,全面进入住房安置倒房阶段,协助完成“大学城”用地项目的申报工作,奥体中心已入场施工。全力保障交通线性工程施工进度,省道215线顺利进场,512线成乐高速扩容项目加快推进,嘉峨大道、乐夹路已竣工通车。启动苏稽古镇一期建设项目2万平方米立面改造和峨眉河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已完成新桥幼儿园片区的外立面及屋顶改造、两艘无证船只拆迁搬离、朝阳街片区路面硬化及公厕建设,正在推进桂花路片区街面整治、风貌塑造,杨码头片区古院落打造。
二、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狠抓“四大革命、五大行动”,广泛开展以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清理、村貌革命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党政班子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暨农村“四清四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带头认领2个联系村、40户直接联系户。制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2万余份,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书3000余张,“卫生公约”4000余份,公众号推送专题宣传6期,设置人居环境整治公示牌28个,召开镇级现场会2次、坝坝会28次,引导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整治行动。选取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程扁村作为示范村,打造人居环境“样板房”,成功通过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验收。在长春村、沙井村、唐村、楠园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探索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垃圾处理模式和长效机制,各村完成了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工作,收取率达到90%以上。全镇改建场镇公共卫生厕所3座,改造村公共厕所3座,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新(改)建853户。配合推进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扎实开展“大棚房”问题整改及另案处置,清理整治12次,拆除彩钢房1万余平方米,查处新增违法用地2宗,违法建设10宗,完成乐雅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程扁、杨平等10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指导杨平村争取扶持资金50万元购买挖掘机等设备出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鼓励程扁村整合农村优质资源,申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争取省级资金100万元。打造乐山市天翊农业“农民工示范点”项目,鼓励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
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2019年,全镇粮食产量约1.1万吨,其中小春产量约1000吨,大春产量约1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8万元。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期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及水库移民补贴,引导农户参加自愿小额保险1.05万人。积极开展非洲猪瘟舆情疫病防控工作,设立4个检查消毒点,消毒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生猪5000余头。全面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正式普查711个单位,2362户个体户。
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妥推进“村建制”调整,圆满完成14个行政村的合并和村委会选举工作,13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担任村主任。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成7个合并村账务合并及文书移交工作。指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主体作用。2019年12月17日,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苏稽镇、杨湾乡和水口镇雷坝村、石鼓寺村等31个村、社区合并成立新苏稽镇,辖区面积达到67.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6万人,总人口约10万人。
三、防范化解风险,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抓好脱贫攻坚。全面落实教育、卫生等扶贫政策,落实奋进计划412户63.1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资金71.17万元,自筹资金1.4万元维修9户贫困户房屋,落实教育救助161人38.88万元,确保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全覆盖培训帮扶干部、镇村干部14次;统筹126名帮扶干部和村干部,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查出问题1400余个并全面完成整改。经动态调整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22户1421人。
二是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持之以恒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及“环境曝光台”曝光问题整改落实,继续推进“河长制”工作,持续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秸秆禁烧工作,严格林业采伐管理,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累计开展各类巡查4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环境问题9处,配合环保部门查处违规单位29家。
三是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法治课153场次。新增社区矫正对象19人,到期顺利解矫29人。受理纠纷213件,成功化解208件。保障1.33公里铁路护线的安全,佛教活动场所活动正常。编制全镇的防洪应急预案和杨平水库防汛应急抢险预案,落实好防洪储备物资,全力做好“8.2”“8.5”大暴雨抢险救灾工作,未出现因灾人员伤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培训4次,确定镇级地质灾害监测点1处,扎实组织开展地震、地灾、消防、防汛等应急演练,全覆盖开展镇域内企业安全检查5次,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完成2019年民兵、预备役整组点验、民兵正规化建设,应征入伍22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理区扫黑办交办案件2起,全镇暂未发现涉黑涉恶情况、无“村霸”,圆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信访维稳安保工作,实现了“五个坚决防止”和“四零”目标。
四、抓好社会事业,增进人民福祉
一是做好基础民生保障。全年走访、入户、核实困难群众278人,落实医疗救助43人,临时救助24人,重特大医疗救助6人;资助贫困应届生26名,在校生1名。全面核查1607名残疾人信息,重度残疾护理补贴389人,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1人,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帮扶299人,自主创业残疾人4人。落实城市低保135户197人,农村低保370户570人,城市特困集中9人,分散6人;农村特困集中39人,分散45人;困难残疾人263人。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申报60户公租房,摇号入住42户,年审105户。代表市中区接受了国家民政部检查,并获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先后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力度,成功创建1个儿童之家示范点。加大统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加强农民工就业、证照办理等服务保障工作,回引培养优秀农民工37人,其中11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
五、奋力“双创”攻坚,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投入20余万元设立“双创”固定宣传栏、公益广告,加以坝坝会、敲门行动、知识竞赛等动态宣传形式,广泛发动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双创”工作,成功创建2个市级文明村。33支志愿服务队伍、5000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双创”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对“双创”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是积极开展集镇整治。继续推行“街长制”开展集镇管理,联合城管、交警,成立16人的集镇专项整治小组,不分早、晚对集镇进行巡查整治,拆除沿街违规搭建的雨棚1.1万余平方米,修剪6条街道行道树,设置便民摊点200余个,停车位960余个,摩托车、自行车停车位220余个。投入20余万元组织集镇范围内村(社区)对老旧、三无小区、背街小巷进行彻底清理,清理垃圾约40余吨。同时,结合古镇打造,安装8个违停抓拍监控,修建能容纳300余辆车的临时停车场。投入20余万元升级改造中心农贸市场,并落实专人管理。
六、抓好政府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牢政府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及时处置舆情300余条。全覆盖组织村三职干部培训6次,每村培养储备后备力量2名。深化“护根”行动,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受理信访举报20件,批评教育24人、书面诫勉5人、谈话诫勉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人,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0余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坚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各项事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工作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在经济发展上,还没有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古镇打造有效融合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在民生事业上,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在环境治理上,集镇管理水平还待提高,环境卫生死角整治不彻底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还有不少短板;在社会治理上,回应社会矛盾和群众需求之间还有差距;在政府自身建设上,人才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0二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镇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以及区委八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全市“文旅发展年”经济工作主题,围绕“建设核心区、勇当排头兵”和“一城两新区”、苏稽文旅古镇工作主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宜游新苏稽。
2020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着力补齐我镇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统一。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编制镇域国土空间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用地布局,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崭新面貌迎接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