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稽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抓好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目标,奋力推进,经济发展持续提升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坚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农业,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2017年,全镇粮食产量达到7628吨,其中小春产量671吨,大春产量6957吨,保持稳定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预计为10%,将达到17170元。
(二)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按市委、市政府“挂图作战”工作部署和“苏稽新区”建设规划,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和地方协调等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年初完成了青江大道北段交地并协助施工单位建设,目前已完成部分路面硬化。同时完成了截污干管交地建设,确保了高职院按期投入运行。
2017年,我镇共启动了青衣人家2期、一职中、顺江路、体育北路延伸段、顺江小区2期、苏水路、苏东路、215环线公路等征地项目,共征收集体土地1400余亩,涉及房屋拆迁500余户,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1800余人。目前,我镇已完成所有征地拆迁项目青苗林木、坟墓、房屋及构建筑物的清点丈量工作。顺江小区2期、顺江路、体育北路已完成交地。青衣人家2期已签订拆迁协议101户,倒房82户。青衣人家3期、苏水路青苗林木、坟墓搬迁、房屋拆迁补偿资料已报区征收局审核,住房安置资料已进行公示,正在完善资料进行上报;一职中、苏东路征地项目正在完善青苗复核及住房安置审核工作;以上项目涉及征地农转非共上报1204人。215环线已完成所有房屋建构筑物、坟墓搬迁的清点丈量工作。完成青衣江6桥、青江大道南段完成征地地勘及听证材料的上报工作。完成苏棉大道、苏稽大道、苏水路征地基础资料摸排工作。力争在12月底前完成215环线和苏稽大道、苏水路等“6+1”道路征地社保人员锁定工作。
特色小镇打造工作:一是投入资金270余万元拆除苏稽大道、桂花路两旁占道建构筑物21家,PVC棚、彩钢棚、彩钢房3500平方米,改善了干道两侧街景容貌和道路交通环境;二是投入资金20万元对苏稽镇乐峨路、苏沙路两侧六个花园进行了升级打造;三是在集镇范围内拟建四个停车场,经选址、预算、财评,现已进入采购程序,该项工作有序进行中;四是收储打造苏稽镇新桥社区杨码头三个四合院,共37户,涉及资金1220万元。现已签订协议33户,发放安置款1000余万元。
特色村落打造工作:杨军坝村海棠香山项目现已完成土地流转1500亩,巨桉林品种改良1000亩,现已投资2300万,项目按规划实施中。
(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报审批了3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立项计划,现已完成招标,接下来将根据计划逐个实施,确保11月底全面完成;全面完成了集镇农贸市场公厕“旱改水”工程,落实专人进行保洁,定时对厕所内蚊、虫等病媒体进行灭除,公厕内外环境大有改观。牛头堰泄洪沟渠整治工程已全面启动,现已进入招标程序。
二、坚定信心,敢于担当,环境治理持续推进
(一)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一是强化责任,与各村(社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二是大力宣传,悬挂宣传标语175幅,向农户发放宣传单8200份,出动桔秆禁烧宣传车200余车次。三是完成目标任务。全镇水稻玉米种植面积13541亩,秸秆产生量6867吨,秸秆可收集量5561吨,秸秆综合利用量4716吨,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85%。
(二)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在峨眉河、临江河、青衣江河道两岸设置宣传标语13幅,设立警示牌29个,设立公示牌9个,发放倡议书2000份。建立三级巡查机制,设立巡查台账。动用机械、组织人员,对沿河两岸及河边垃圾、河面漂浮物、杂草及白色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清除镇域范围内17条大小河流、沟渠内及周边垃圾共500余吨,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实施峨眉河引水源保护工程,在苏稽水厂取水口上1000米范围内设置围栏2200米,投入资金12.7万元。
(三)积极开展集镇整治行动。对镇域范围内卫生死角、排水沟渠等整治难点开展“地毯式”摸排,清除集镇范围内牛皮癣小广告800个、卫生死角60处,纠正查处车辆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220起,清除违规店招店牌126个,取缔占道经营摊点145个,集镇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整治范围内无占道经营、车辆停放规范有序。
(四)积极开展“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认真摸排,加强巡查,大力整治。全镇共43家企业被列入整治范围,现已关停15家,整改完毕4家。
(五)积极开展禁养区内养殖户关闭工作。青衣江、峨眉河流域范围内禁养区养殖户共53户,目前已全部签订关闭协议和承诺书,35户关闭且圈舍去功能化,剩余18户计划10月底全部关闭。
(五)积极开展创卫工作。大力营造氛围,悬挂宣传标语、LED电子标语3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大力整顿集镇交通秩序,抓好集镇农贸市场秩序、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河道环境、村建及建筑工地、小区卫生、户外广告、食品安全、“五小”行业、病媒生物防制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6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98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转城镇职工社保398人,全民参保登记24525人。全年劳动力登记758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79人,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1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登记3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4%;对全镇33家企业开展用工调查132次;特殊参保人员军龄登记110人,开展军转干座谈会10次;调解劳动用工纠纷12起。资助贫困应届生25名,在校生6名;医疗救助12人,临时救助34人;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86户282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22户143人,五保最低生活保障39户40人,城市三无15户15人;补助优抚对象469人;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294人;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帮扶360人,发放帮扶资金8.64万元;困难残疾人132人,发放资金9.504万元;自主创业残疾人5人,申请发放补贴1.2万元。
(二)脱贫攻坚工作稳固推进。严格比照“一超六有”脱贫标准,全年实现17户44人脱贫。一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全镇21个涉及到贫困户的村都安排了一名镇干部结对帮扶,村组干部共同帮扶,对于贫困户超过20户的村专门安排了一名第一书记指导;二是投入资金22.481万元,完成第一批到户项目实施,第二批涉及35户12、66万元、第三批涉及33户4、7万元正在实施中;三是发放小额贷款151户660万元,政府贴息27、135449万元,9月底前已经全面发放到户;四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教育救助,发放救助金8.9436万元;五是对全镇5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全覆盖体检,全面落实住院、门诊保障制度;六是投入资金1.5万余元,对本镇干部结对帮扶的219户贫困户给予每户50元中秋慰问。
(三)卫生计生工作常抓不懈。全年组织献血人次134,共计献血50600ml;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1000余份;全年统计工作准确率100%;全年180人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率100%;全年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3119户20.857万元;全年奖扶人员1369人,发放奖励金131.4240万元,特扶人员181人,发放奖励金129.792万元。
(四)国土村建工作有序开展。2017年共上报农房资料99户,规划部门审批后已出具39户选址意见书,49户已测绘定点。投入资金2.25万元,对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做好在建农房日常巡查,加强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监管工作。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三网一员”管理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确定镇级地质灾害监测点1处,做到24小时监测。全年申报公租房20户,年审36户。
四、突出重点,筑牢防线,社会整体和谐稳定
(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妥善处理涉及群众的矛盾纠纷,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二是深入开展“黄毒赌”等专项行动,长期坚持对重点地段、娱乐场所、旅馆、学校周边等治安秩序的排查整治;三是抓好特殊青少年的摸排工作,加大对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力度,深入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四是全面掌控流动人口情况,对现有7502人进行了解,在管控中提高管理针对性,严防混迹在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作案。五是加强铁路护线(1.33)公里,强化陆地联防,防止极端恶性事件、重特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铁路安全稳定。六是加强现有20名社区戒毒人员和社区康复的帮教管理工作,全面掌控其信息和情况。七是加强对11家寄递物流、快递公司管理,定期开展检查,确保实名收寄“验收”三个百分之一百等工作到位。八是全面检查企业、食品等单位170余家次,发现一般隐患30余起,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九是加强25个村(社区)网格服务管理站和网格员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社区网格员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和了解各项服务和平安建设的措施,在基层综合落地和落实。十是推进龙滩尾村“雪亮”工程,全村安装了6个摄像头,全天24监控,维护了村里的治安稳定。
(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一是明确工作任务。与各村(社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二是强化宣传。组织相关部门开展3次安全宣传、2次培训活动,悬挂标语30余幅,发放安全资料2000余份。三是全面排查。加强对涉粉、特种设备、职业卫生、食品、交通、危化品、消防等安全排查和整治,组织检查单位200余家次,发现排查隐患30余起,发出整改指令书5份,全年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分工;认真贯彻执行“乡镇每旬一排查、村(社区)每周一排查”、“特殊敏感时段每日一排查”等制度;严格落实不稳定因素会商研判机制和领导包案调处制度,实行“包案到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强化了维稳情报信息工作并建立台账;认真搞好维稳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制定了防邪、维稳应急预案,做到了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对重点人员实行24小时监控,无一人到省进京,为省十一次党代会、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018年工作要点
一、抓好“挂图作战”,推进重大项目
按照重大项目“挂图作战”部署,积极推行“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苏稽新区基础设施、苏稽文旅小镇、峨眉河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海棠香山项目建设;加快垃圾处理场、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青衣人家周边用地、一职中、苏水路、苏东路、215环线省道征地工作。
二、抓好农业发展,做强现代农业
坚持“高效、特色、健康”的理念,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围绕蔬菜、果树、水产、花木等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附加值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资源更加节约的特色农业。通过做优做强现代农业,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目标。
三、抓好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精准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政策,着力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持续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通过“一户一策”补齐发展短板。用活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巩固医疗扶贫,严格落实“十免四补”等政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强化教育保障,认真落实各项资助、奖励政策,防止因贫辍学、因贫失学。深化干部结对帮扶,加强已脱贫群众的后续帮扶,确保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依托“农民夜校”,大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不断增进群众感情,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抓好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继续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秸秆禁烧工作,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严格林业采伐管理,加大非法占用林地打击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化“五乱”治理工作,特别是集镇环境、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上一个新台阶。
五、抓好社会事业,增进人民福祉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落实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加快文体事业发展,依托全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健全我镇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统筹城乡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加快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大力整治“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反邪教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严厉打击阻工堵路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和领导包案制度,积极推动信访问题化解;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深化“大调解”工作格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无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六、抓好政府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始终坚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以实施“护根”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政府效能建设,始终保持过硬的政治定力、思想定力、作风定力,推动法治、高效、创新、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更大进展。